咖啡品牌相继接入外卖系统 连咖啡下一步该怎么走随着瑞幸、星巴克、麦咖啡等品牌相继接入外卖系统,主打咖啡外卖模式的连咖啡遭遇到多重夹击。如今又传出连咖啡大量关店的消息,不仅让人担忧连咖啡下一步应该怎样走。
在2018年火热的咖啡大战中,连咖啡属于“掉队”一方。一方面,原本的外卖模式不仅遭遇了瑞幸咖啡这样的“鲶鱼”竞争,不少用户被大量的补贴分流;另一方面,星巴克、麦咖啡等品牌也相继接入外卖系统。尚未完全建立品牌影响力的连咖啡遭遇多重夹击,内部人士称杯量正处于下降状态。
2014年,成立于上海的连咖啡以微信服务号为入口,通过提供星巴克等品牌的咖啡外卖服务积累起第一波用户。成立之初就获得了钟鼎创投的A轮融资。
2015年8月,连咖啡转型经营自有咖啡外送品牌COFFEE BOX,通过自提+外卖的线下站点“咖啡车间”支撑其外卖网络。
原本,依靠一线城市咖啡市场增长与日益成熟的外卖生态,连咖啡稳扎稳打并已在2017年底已经实现整体盈利。但瑞幸咖啡的突然入局直接打破了咖啡市场的平静。
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统计,2018年3月起,试运营两个多月的瑞幸在应用端渗透率开始迅速增长,大力度补贴+快速配送初步见效。此时,连咖啡也完成1.58亿元的B+轮融资,“咖啡车间”达到100家,宣布接下来要进入快速扩张阶段。
但此后,战局激烈程度超过连咖啡预计。瑞幸咖啡在不到一年时间内完成3轮融资,账上资金超过4亿美元,并以此为弹药持续投入补贴,以一年内亏损8亿为代价开设2073家门店,获取了1254万有效消费人次,售出饮品8968万杯。
与此同时,星巴克也在犹豫良久之后于2018年8月正式接入饿了么“专星送”,开始布局外卖咖啡市场。
数据显示,从2018年3月到12月,连咖啡的“咖啡车间”数量从100余家增长到400家,同比前几年节奏已经加快。但同市场上高举高打的竞争对手相比,弹药不足也不愿意以亏损换增长的连咖啡的声量迅速减弱。去年一年,除了利用小程序裂变的营销活动“口袋咖啡馆”获得了一定的社交热度,连咖啡其余大部分时候均显得沉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