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宵怎么做?元宵的做法材料及详细步骤,为什么北方吃元宵,南方吃汤圆?
正月十五吃元宵,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。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,取团圆之意,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,和睦幸福,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。煮汤圆时,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,煞是好看,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。天上明月,碗里汤圆,家家户户团团圆圆,象征着团圆吉利。
元宵的寓意
元宵作为食品,在中国由来已久。早在宋代,当时明州(现为浙江省宁波市)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。这种食品,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,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。元宵以白糖、玫瑰、芝麻、豆沙、黄桂、核桃仁、果仁、枣泥等为馅,用糯米粉包成圆形,可荤可素,风味各异。可汤煮、油炸、蒸食,有团圆美满之意。
元宵的做法步骤
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,从种类上分,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。带馅的又有甜、咸之分。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、白糖芝麻、桂花什锦、枣泥、果仁、麻蓉、杏仁、白果、山楂等;咸馅一般有鲜肉丁、火腿丁、虾米等。用芥、葱、蒜、韭、姜组成的菜馅元宵,称五味元宵,意寓勤劳、长久、向上。
元宵的做法,是以馅为基础。大致过程是先是拌馅料,和匀后摊成大圆薄片,晾凉后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块。然后把馅块放入像大筛子似的机器里,倒上江米粉,筛起来了。随着馅料在互相撞击中变成球状,江米也沾到馅料表面形成了元宵。
元宵和汤圆的不同为什么元宵要摇出来
北方滚元宵,南方包汤圆,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。汤圆和元宵看似差不多,但其实差别还是很大。汤圆是用手搓出来的,而元宵是用筛子滚出来。
南方人做汤圆时,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,然后将馅包好;北方人做元宵,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,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萝筐里不断摇晃,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,直至大小适中。元宵的大小不一,大者如核桃,小者若黄豆。此外,元宵的表面是干的,有浮粉,不像汤圆的外皮细腻湿润,光滑透亮。
制作工艺的不同,也直接导致汤圆和元宵在口感上存在差异。以水煮为例,元宵下锅后,面粉融入水中,煮出来的汤会粘稠且浑浊一些;而汤圆煮出来的汤水则清澈一些。汤圆吃起来口感细腻软糯,而元宵皮吃起来更劲道一点。
其实,无论是北方的元宵还是南方的汤圆,尽管在做法、口感上有所不同,但都是元宵节的产物,都寄托着人们祈祷家人团圆的美好祝福。元宵的做法步骤 元宵和汤圆的不同为什么元宵要摇出来